蓦然时光 |刍荛野语

M VALLEY – A WORLD OF FACTS AND FICTIONS

元宵节,各有各的过法。

岁时记 | TIME AND LIFE
那些几乎忘却的记忆

元宵节前一天,超市里的芝麻汤圆又卖断货了,人们现在大概很少在家自制吧。

汤圆古称“浮圆子”,是元宵节的必备之物。圆圆的糯米团子,里面包着甜甜的芝麻馅儿,咬一口酥香软糯,幸福到心窝里,因此带着甜蜜团圆的美好寓意,自古流传至今,从未有过改变,尽管从前,在宫廷里和平民百姓家,过上元节的方法多少不太一样。

皇帝家的元宵节一般过得比较高山仰止。乾隆有一首七言绝句,非常直白地描写了他的上元日活动:

从来灯与月为期,增色佳期雪独宜。
先节已看纷六出,上元正喜剪千枝。

元宵之夜,月轮圆满,天上如水的银辉和人间火红的花灯相映成趣,立春后,北方依然在飘雪,这时候的景色美极了,如果再有几支盛放的梅花,那就更欢喜了。夜宴后,天子携家眷赏月观梅,再折花枝,送到各宫各苑,插入屋内的花瓶中,这件乐事几乎可以美上一整年。月色、华灯、瑞雪和鲜花,这节过得至清至雅。

乾隆的诗其实是灯词。他每年过元宵都会写,不厌其烦地写了不少,数量直追历朝历代同类作品的总和。皇家的上元节,由此可见一斑。

大臣们的元宵节又是一种过法。获宠的近臣会参加皇帝的夜宴,在这场饭局中,他们有一项特殊的活动:传柑。也即,皇帝把黄柑传给侍臣。“柑”与“甘”谐音,传柑也即“传甘”之意。此风俗盛行于北宋,源远流长,直至清代,诗人查慎行尚有诗为记,“绛蜡班随中使导,黄柑例许侍臣传。”

国人历来喜柑橘。先秦曾有《橘颂》,以柑橘寄托忠贞不二之心,后世又以传柑为乐,更用黄柑酿酒,留至立春享用,取其“甘美”之意,连酒名都极仙,曰“洞庭春色”。这种酒新酿出来味道有些苦涩,但苦味入口才有回甘哪。

民间的元宵节,烟火气极盛。拔河、踏歌、社火,各种大型的集体游戏与表演出现在街头与田间,你方唱罢我登场,龙争虎斗,锣鼓喧天。南宋范成大曾在一首排律里记载过吴中地区元宵节的各色风物:酒垆里击鼓不停,街道上有管弦之乐,桥上张灯结彩,各家各户都贴着窗花,莲花灯密密麻麻,还有栀子灯、葡萄灯、月灯、转影骑马灯,”轻薄行歌过,颠狂社舞呈”,划旱船的,卖乌腻糖的,卖汤圆的,应有尽有,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,但喜悦和期待的心情如出一辙。

最热闹的还是灯市。心有所属的有情人,明逛花灯暗送秋波,好不容易等来一个明媚的满月之夜,必须要过得扑朔迷离,爱恨交加,波谲云诡。在缭乱的灯海里,若能一眼找到自己的情人,那可不是一般的目光如炬。

如今,民间的灯市早已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的大型灯光秀。科技进步十分飞速,但人间烟火也少了许多。当年的猜灯谜和划旱船也许就只能永远留在回忆中了吧。

元宵节之夜,看看美丽的月色,吃碗热乎乎的的汤圆,把丝丝甜蜜都存在心里。“灯火佳庭此夕,明朝世务红尘。”清晨很快就要到来,明日又将搏击前方的风浪,等待未知的命运,期待更多的欢喜。

刍荛野语 · 光阴

关注“刍荛野语” 开启知性阅读
网站和公号持续更新中

MonarenMR
Author: MonarenMR

评论区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© 2025 虚谷 – 刍荛野语 – 允执厥中 为而不恃
网站地图-网站概况-版权保护-隐私声明-联系我们
粤ICP备 17007993-1 号